当前位置:三七网 > 炙甘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炙甘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炙甘草有哪些病虫害
发表时间:2016-05-17 标签:炙甘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跗粗角萤叶甲
该虫是叶甲科萤叶甲亚科的食叶害虫,对甘草危害十分严重,是发展甘草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该虫在新疆、甘肃省的河西地区以及辽宁省的甘草产区程度不同均有分布,主要危害甜甘草,而不危害其他乔、灌、草植物。在整个生长季节里以成虫危害为主,且取食量大,成虫和幼虫往往重叠出现危害。
防治方法:有试验表明,敌敌畏乳剂、敌百虫、辛硫磷乳剂、氧化乐果乳剂都有很好的杀虫效果,而尤以敌敌畏、敌百虫1000倍的混合液于上午11时前喷雾杀虫效果最好,除此之外,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同样有极好的防治效果。
叶 甲
以榆兰叶甲、黄斑叶甲为主要种类,是河套滩地、湖泊淤积地等滩地甘草的主要食叶害虫,其他产区也有分布,但危害较轻或不造成危害。成幼虫均取食甘草叶,为害后叶片千疮百孔。取食叶肉及叶背,常残留叶脉和上表皮,虫孔周缘不齐,呈波状。严重时,甘草田无一完整叶片,被害甘草残留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植株生长不良。主要为害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年发生2~3代,以成虫在杂草丛间、植株残体下、土块、土缝内越冬。
防治方法:在5~6月越冬代虫口密度较大时,用4.5%甲敌粉、2.5%敌百虫粉防治,每亩用药2.5kg左右。发生盛期,用2.5%溴氰菊酯2000~4000倍喷药触杀。越冬前应清除田间残枝落叶,用灌溉等方法杀灭越冬虫源,降低越冬成活率,以达到防治目的。
宁夏胭珠蚧
该虫是甘草根部一种刺吸式害虫,除严重为害野生甘草外,内蒙、宁夏、甘肃等地人工栽培甘草中均遇到此虫毁灭性危害。该虫一年一代,以初孵若虫在寄主根际越冬,生活史中仅有成虫阶段短暂活动于地面,其他阶段均生活于地下。主要危害期在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危害期寄主根茎上可见被有蜡壳的球形红色珠体。由于为害期早,且在地下,因此不易被发现,防治难度大,常因被害后根茎腐烂,大片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3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越冬若虫寻找寄主期以及8月上旬至下旬前的成虫交配产卵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期。前期可用内吸性杀虫剂开沟灌施,后期可喷粉、喷雾触杀,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人工栽培中应注意生境类型的选择,以避免毁灭性为害。对甘草的及时合理采挖,亦是防止虫害损失的重要方法之一。
叶 蝉
主要是榆叶蝉、小绿叶蝉等,主要危害甘草叶片。甘草产区均有分布,发生数量大,危害期长,危害严重的田块,植株下部功能叶提前枯黄脱落,中上部功能叶由绿变黄,严重影响生长,可导致提前1个月落叶休眠。严重危害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中旬,9月后甘草开始枯黄,可见其明显迁往其他寄主准备越冬。该虫年发生4~5代,以卵在树皮缝隙、枝杈间越冬。甘草生长期均可见到此虫危害。
防治方法:有试验表明,用2.5%溴氰菊酯乳剂1000、2500、5000倍液,亩施
45kg,施药后14h防治效果分别为96.6%、97.9%、95.3%;生产上可用2000~4000倍液适期防治。为防止虫害,栽培甘草应避免水肥过盛,植株嫩绿疯长,同时应清除榆树等越冬寄主。
蚜 虫
主要为乌苏黑蚜、桃蚜等。该虫分布普遍,年发生8~12代,以卵在树木枝条、缝隙越冬,亦可在多年生植物根际越冬。不同年份、不同生境发生危害程度差异甚大,通常年份,危害期短,多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危害个别植株,其他时期不易见到。
防治方法:一般年份可利用瓢虫、草蛉等食蚜天敌控制危害,无须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渠林旁杂草的清除。为害严重的年份应注意及早防治,注意食蚜天敌控制能力的发挥,药剂使用以短效的敌杀死、乐果、久效磷等为主。
短毛草象
该虫为取食甘草茎叶的一种绿色小象虫。此虫危害期长,一般甘草田5~9月均可见到,危害盛期为7~8月上旬,主要取食叶片,取食后叶缘呈缺刻状。年发生2~3代,以成虫或初龄幼虫在树皮缝隙、甘草及杂草根际越冬。虫害的发生对湿度要求不严,相对湿度20%~50%利于繁殖。
防治方法:2.5%溴氰菊酯乳剂1000、2500、5000倍液,亩施45kg可取得满意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8.0%、91.8%、88.3%。此外,在秋季结合除草,破坏其越冬场所,压低越冬基数亦可起到预防作用。发展甘草生产中避免林下或靠近林带的种植是减少短毛草象等害虫危害的一条途径。
盲 蝽
主要有牧草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等,年发生3~4代,牧草盲蝽以成虫在田内杂草、树皮裂缝内、枯枝落叶下寄主根际越冬,其他盲蝽以卵在甘草、苜蓿等寄主残枝内、树皮裂缝中越冬。各甘草产区均有分布,危害盛期为7~8月上旬,受害症状同叶蝉近似,但白色斑点较大,叶片多呈银白色失绿,常与叶蝉混合发生。栽培中应注意密度、水肥管理,防止造成暴发成灾的生境。
防治方法:秋冬清除田内及周围的残枝落叶,春末及时清除杂草,同时严格水肥管理,适当疏苗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虫口发生。虫口过大时可用常规农药连同叶蝉1次防治。
甘草豆象
该虫1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甘草种籽内越冬,5月下旬开始羽化,主要取食贮藏期的甘草种子,成虫亦可取食甘草叶,当年不处理种子,越冬后被蛀率可达35%,贮藏2年后可达77.4%。
防治方法:大田调查表明,5月下旬至9月下旬田间均可见到成虫,以8月上旬虫口密度最大。防治重点为结荚期(种子基地)及种子入仓期。入仓期的种子处理方便、高效,为防治危害的最佳时期,一般用磷化铝等药剂熏蒸或用甲敌粉、165粉等药剂拌种贮藏,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甘草透翅蛾
此虫主要分布于荒漠沙地甘草,其他生境亦可见到。其幼虫从甘草茎基钻入茎内,从茎心向上钻蛀,受害株很快死亡,地下部分常由入蛀处向下腐烂,造成损失。年发生2代,8月中上旬为主要危害阶段,老熟幼虫在枯枝内越冬。防治方法:注意做好冬前打草,消灭越冬虫源并及时清除受害植株。
地下害虫
除了上述的地上害虫外,现阶段的甘草生产能否迅速发展并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地下害虫的防治。除宁夏胭珠蚧外,出苗阶段尚有蝼蛄、何氏东方螯甲,成株期主要有黑皱鳃金龟子、黄褐异丽金龟、金针虫、蛴螬、地老虎、拟步甲等严重危害甘草生产。野生同人工栽培的甘草在受到地下害虫危害后,损失差别较大。野生的根头距地表深,取食危害的主要部分是地下茎,危害后不定芽可迅速生长而再生,不至于全株腐烂死亡。而栽培甘草被取食危害的主要部分是根,植株幼小恢复能力弱,伴随腐烂感染,常导致全株腐烂死亡。因而人工栽培甘草1~3a生保苗困难。这是宁夏烟胭蚧、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导致大面积栽培甘草缺苗、死亡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播种前要选择地下害虫轻且不利于发生的生境、地域。精细整地、深耕重耙,破坏其生境、杀伤虫体。施用腐熟厩肥,防止蛴螬等被人为带入甘草田。重视播前的催芽伴种处理,可用40%甲基异柳磷0.2%(种子重)、50%1605乳油0.2%、25%辛硫磷乳油0.1%等拌种。在地下害虫虫口较大的情况下,耕地前亩喷洒2%辛硫磷粉剂5kg,亦可用甲敌粉、1605粉剂进行播前土壤处理。3~5a生甘草及时采挖。为了达到无公害药材的质量标准,在距甘草采收前的45~60天内禁止喷施有毒农药或其他化学药剂,以防农药或有害重金属在甘草药材中残留超标。
通过以上关于炙甘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炙甘草有哪些病虫害,炙甘草是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 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60~C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
相关文章:
- 安国药材价格
- 蟑螂价格
- 百合花价格
- 玛瑙价格
- 蟋蟀价格
- 羚羊角价格
- 穿山甲价格
- 水牛角价格
- 桂花价格
- 红景天价格
- 芦笋价格
- 骨碎补价格
- 全蝎价格
- 五味子价格
- 麦饭石价格
- 紫苏叶价格
- 松香价格
- 猪苓价格
- 珍珠价格
- 苦丁茶价格
- 泽泻价格
- 远志价格
- 玉竹价格
- 薏苡仁价格
- 血竭价格
- 玄参价格
- 熊胆粉价格
- 夏枯草价格
- 西洋参价格
- 西红花价格
- 蜈蚣价格
- 乌梢蛇价格
- 王不留行价格
- 菟丝子价格
- 土茯苓价格
- 土鳖虫价格
- 绿豆价格
- 天南星价格
- 天麻价格
- 壁虎价格
- 天冬价格
- 太子参价格
- 锁阳价格
- 酸枣仁价格
- 熟地黄价格
- 石决明价格
- 石斛价格
- 石菖蒲价格
- 地黄价格
- 山茱萸价格
- 山楂价格
- 砂仁价格
- 三七价格
- 肉苁蓉价格
- 茜草价格
- 芡实价格
- 硼砂价格
- 胖大海价格
- 女贞子价格
- 牡蛎价格
- 玫瑰花价格
- 知母价格
- 毛冬青价格
- 猫爪草价格
- 芒硝价格
- 麦冬价格
- 鹿茸价格
- 罗汉果价格
- 罗布麻叶价格
- 鹿角霜价格
- 灵芝孢子粉价格
- 灵芝价格
- 细辛价格
- 连翘价格
- 桔梗价格
- 分心木价格
- 金樱子价格
- 金银花价格
- 蜂胶价格
- 鸡血藤价格
- 黄芩价格
- 黄芪价格
- 黄连价格
- 蜂蜡价格
- 黄精价格
- 牛膝价格
- 虎杖价格
- 铁皮石斛价格
- 天山雪莲价格
- 核桃仁价格
- 何首乌价格
- 半夏价格
- 海马价格
- 山药价格
- 枸杞子价格
- 覆盆子价格
- 茯苓价格
- 蜂蜜价格
- 杜仲价格
- 地龙价格
- 地骨皮价格
- 党参价格
- 玳瑁价格
- 麝香价格
- 川芎价格
- 川贝母价格
- 花椒价格
- 赤芍价格
- 沉香价格
- 车前子价格
- 蟾酥价格
- 蝉蜕价格
- 柴胡价格
- 决明子价格
- 草果价格
- 苍术价格
- 冰片价格
- 滑石粉价格
- 北沙参价格
- 板蓝根价格
- 百部价格
- 白芷价格
- 白术价格
- 白芍价格
- 龙齿价格
- 胡椒价格
- 白果价格
- 巴戟天价格
- 人参价格
- 阿胶价格